“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出自“守岛人”王继才之口。长达32年的岁月里,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默默守卫着祖国东隅的一个小岛,用生命践行自己的誓言。
1986年7月,26岁的王继才接受任务守卫开山岛,从此他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无怨无悔,恪尽职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不幸逝世。同年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2018年9月,王继才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守一座岛,贫瘠之地生出爱国情。开山岛地处黄海前哨,扼守苏北沿海灌河口,距离灌云港口仅12海里,离日本列岛不到500海里,面积仅有0.013平方公里,虽然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王继才登岛时,没有住户,没有淡水,没有食物,没有电,没有日常生活用品,自然环境潮湿,到处是嶙峋陡峭的山石,只有一棵长在岩石缝隙中的小冬青和一些杂乱的野草。夫妻俩与恶劣环境抗争32年,每日早晚例行巡岛,观察监测海上和空中情况,维护岛上治安,救助受灾船只,为小岛增绿……一摞摞“守岛日记”见证了英雄漫漫32年的艰辛和不易。
升一面旗,五星红旗照耀中国梦。每天清晨,夫妻俩都会准时扛着旗杆爬过208级台阶去升国旗,一人升旗,一人敬礼,没有国歌,没有奏乐,却一样的庄严肃穆。有人问,岛上也没人看,没人监督,你们为什么还要那么认真每天坚持升国旗呢?王继才回答:“国旗是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象征,必须插上五星红旗,只有看着国旗在海风中飘展,才觉得这个岛是有颜色的。”为了保持国旗的颜色鲜艳,32年来夫妻俩自费更换了200多面国旗。2012年元旦,北京天安门国旗班来到开山岛,为开山岛送来了一座标准的旗杆与旗台,还有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飘扬过的五星红旗,举行了同升一面国旗的特别升旗仪式。
护一方土,心系时事矢志报国行。32年来,在与不法分子的斗争中,王继才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发现并协助公安边防部门破获8起走私偷渡案件,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在很长一段时间,岛上没有电,收音机是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王继才每天收听时政新闻,32年听坏了22台收音机。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后,他在树上刻下了“钓鱼岛是中国的”,时刻提醒自己提高警惕,守好开山岛。有人说,开山岛不是钓鱼岛,你们干嘛这样紧张!王继才回答:“老人们常讲,寸寸国土寸寸金,我们守的不是一座岛,守的是老百姓的爱国心!”
近年来,灌云县大力弘扬王继才爱国奉献精神,打造开山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王继才先进事迹展馆,开发“1+2+3+4”精品课程体系,编写出版《口述王继才》特色教材,拍摄电影《守岛人》,开展“学继才、守初心、担使命”“寻找身边的王继才”等活动,激励鞭策广大党员干部对标找差,向楷模看齐,用爱国奉献精神厚植信仰之根、涵养价值之魂、引领奋斗之举、筑牢事业之基,使百万灌云人坚守心中的“开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