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棘荡村党委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将带领村民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从当年“晴天尘土猛,雨天泥泞深”的负债村,到如今村集体收入突破16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25万元,并摘得“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荣誉,西棘荡村实现由弱变强的蝶变,离不开尼龙颗粒加工产业的发展。
选准一个方向。西棘荡村不靠山不靠海,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利用,找到一条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产业成为最初的重要使命。在经过村干部多次的考察和集体讨论后,决定借周边沿海各村废旧渔网这个别人眼中的垃圾做文章,选择了发展尼龙颗粒加工业这条致富道路。村“两委”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多方集资,在村里开通了三横三纵六条街道,成立尼龙颗粒加工区,引来客商联合投资建成全村第一个尼龙颗粒加工厂连云港中兴塑业有限公司,当年上缴税收就达40多万元,为村民们投资从事尼龙颗粒加工业树立了信心。随着尼龙颗粒产业的不断壮大,成立了尼龙颗粒加工业协会,构建了集尼龙颗粒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新模式,注册了绣针河、西棘荡等商标,提升了产品知名度,提高了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带了一个好头。赚到第一桶金后,村党委和村民算了一笔账:“收购一吨废旧渔网10000元左右,加工成塑料颗粒每吨卖15000元,购置一台机械需要6万元,每天加工一吨以上,除去场地和人工费用,每天能收入1000多元,两年后保证村民个个成为小老板。”在市场信息、加工、销售等方面,村党委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手把手地教村民,尽所能帮助村民发展这一项目。在村干部的带动和说服下,先后有王延团等5户有胆识的农户开始跟着干,经过一步步摸索,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第二年,就有十多户农户通过尼龙颗粒加工,成了村里的“先富一族”。目前,全村尼龙颗粒加工户已达146户,从业人员1500人,占到了全村人口的62.5%,户均收入达1.3万元。
坚定一个目标。共同致富才是真正富裕。为规范经营管理,形成产业规模,钟佰均书记对村民们说:“跟着我干,保你们两年致富。没有钱,拿贷款,我担保。”每年由他担保的贷款就有300多万元。为带动群众致富,村党委实施“百名党员帮扶百名家庭困难户”“百名颗粒加工户帮扶百名致富困难户”“一家龙头企业指导百名颗粒加工户”等三项富民增收工程,开展了以“党组织担保、党员互助、党员帮扶”为主要内容的“一担保两帮扶”活动,带动农户发展尼龙颗粒加工业,培育党员致富示范户15户、党员示范企业55个。全面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村党委与镇信用社积极对接,主动担保,为颗粒加工户提供全方位信贷融资服务,平均每年为全村颗粒户担保贷款达1320万元,有效缓解资金周转难题。
做强一个产业。随着尼龙颗粒加工厂越办越多,“小散乱”现象越来越严重,随意排放的加工污水等不断触碰着生态环保的红线。2016年底,针对市场行情,村党委鼓励颗粒加工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科学转产,实现第二次创业。为关停“小散乱”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村党委从观念升级入手,带着党员群众去浙江等地参观学习,让村里人看看产业升级道路怎么走,看看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看到外面的变化,村民冲破作坊式粗放发展的观念之网,推动尼龙颗粒加工产业涅槃重生。西棘荡村关停、合并小企业140多家,转产企业10多家,同时修建污水处理厂,建设产业园,引进宏海塑业等深加工项目。如今,西棘荡村每年加工全国90%以上的废旧渔网,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