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赣榆区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西、北依沂蒙山系,东临黄海,地处沂沭泗下游,境内大小河流十余条,由西向东横贯入海,其中新沭河、青口河、龙王河、绣针河等四条河道为承接上游来水入黄海的主要行洪河道,是名副其实的“洪水走廊”。
7月6日以来,受上游客水和强降雨影响,赣榆区河库水位上涨迅速,大型水库小塔山水库水位两天内暴涨3米多,中型水库八条路水库水位两天内暴涨2米多,78座小水库蓄水大大增加,河西、申疃等11座小水库溢洪。7月8日上午8时,赣榆区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响应、火速行动,奔赴一线全面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以“事事有所准备”的行动力,下好防范“先手棋”
面对严峻汛情,区委主要领导靠前调度,组织成立防汛检查指导组16个,加强一线防御强降雨工作情况的指导。各镇、各有关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开展“拉网式”全线巡查排查,共出动4200余人次,对新沭河等行洪排涝河道和大中小型水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沙河镇位于新沭河东南角1.5公里左右处,是石梁河水库泄洪的主要通道,强降雨导致的水位上涨,带来了巨大的防汛压力。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后,沙河镇快速储备救生衣1000余件、沙袋5000余个,抽水泵、铲车等80余台,雨衣、雨靴等防汛物资1000余套,在河岸沿线设置17个防汛值守点,1026人24小时持续开展巡堤查险。与沙河镇相似,海头镇大兴庄村也是上游水库泄洪的必经渠道。海头镇党委提前调度28座水闸、32座泵站预排,镇、村两级联动组建了35支防汛志愿服务队,分布在村庄各个点位24小时值守。
以“处处用心用力”的责任担当,争做防汛“急先锋”
赣榆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冲锋在防汛抗灾的最前线。他们冒着暴雨、顶着巨风,巡查堤坝、排查隐患、转移群众,筑牢防汛“安全堤”,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防汛事关百姓安宁,责任重于泰山。面对汛情,宋庄镇三洋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孟国华逆“水”而行,带队冲锋陷阵,24小时不间断地奋战在一线。为加速排水,孟国华调动4台抽水泵,亲力亲为对积水巷道进行抽水,保障村民出行安全。他晚上带领5名村干部在新沭河防汛抗洪点位值守,白天又带队走访五保户及孤寡老人约80户。无论是巡防排险,还是抢通道路,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点位,用实际行动展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越是危难关头,越是需要党员担当。“我是书记,我对这里熟悉,我来。”厉庄镇双河村党总支书记徐学标坚定地说。双河村庄前庄后河道、鱼塘较多,附近道路泥泞,行走困难,但却是重要险情点,需步行往返两个小时巡查排险。徐学标不畏暴雨危险,每日定点巡查,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红色堡垒”。
以“时时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当好群众“贴心人”
骤雨虽歇,但考验仍在。广大党员干部绷紧防患未然的思想之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当好汛后安全稳定生活“勤务员”。
河水消退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城西镇岗尚村党总支书记陈维奇带领党员志愿者对河道边的21个警示牌进行逐一巡查,“这个牌子旁边的草得清一清,把警示标志都挡住了,太危险。”说完,他就拿起手中的铁锹快速地铲起来。
“大家一定注意安全,把叔、婶们平安送到家。”赣榆区青口镇梁庄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胜利大声对党员志愿者们说。风雨中,他奔走于地势低洼的老年公寓和养殖户家庭之间;雨停后,他又化身“护送员”,组织党员志愿者将转移出村的孤寡、独居老人送回家,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予温暖的关怀。
通讯员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