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第13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指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党员干部作为团结奋斗的中坚力量,更应以斗争精神淬炼铁肩担当,坚定斗争方向,洞悉斗争规律,提升斗争本领,团结引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披荆斩棘,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斗争精神是镌刻在党旗上的精神密码。长征路上,红军以“风雨侵衣骨更硬”的斗争意志跨越雪山草地,在枪林弹雨中开辟胜利之路;抗战年代,先烈用“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斗争决心抵御外侮,在烽火硝烟中筑起民族脊梁……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斗争精神始终指引着党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闯关夺隘,激励着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中百炼成钢,以坚实臂膀、不屈脊梁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重任。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种矛盾问题交织叠加,躲不开也绕不过,这迫切要求党员干部锤炼更加过硬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
斗争绝非莽撞蛮干,而是一门深谙规律、讲求策略的艺术。实践证明,斗争本领并不会随着党龄、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而是必须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要把稳“人民至上”的斗争方向,聚焦就业增收、医疗保障、教育公平等群众关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沉疴痼疾,以开拓创新的思维探索破局路径,以一抓到底的决心确保工作落地见效。要锤炼攻坚克难的斗争能力,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务实态度,发扬“安专迷”的敬业精神,主动加压充电,挤时间钻研业务,在学思践悟中填补知识空白、补齐能力短板、消除经验盲区,以过硬斗争本领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要涵养久久为功的斗争耐力,永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快,在持续斗争中啃下“硬骨头”、跨越“娄山关”,以滴水穿石的斗争耐力推动事业行稳致远。
斗争总是不请自来,总是不以良好的愿望为转移。越是使命艰巨、局面复杂、困局难解,越需要党员干部永葆斗争风骨、传承斗争基因,始终以敢于斗争的胆识直面挑战,以顽强斗争的韧劲攻坚克难,以善于斗争的智慧破障前行,让斗争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迸发磅礴伟力,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