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先锋评

善听群众“信号”(海州 刘航先、曲奇)

信息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日期:2025-07-30 23:06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需求”。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听民意、察民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优良作风促进党群同心、事业长青。

在逆耳忠言中捕捉“信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群众的牢骚话虽然不好听,但折射的是社会现状,反映的是期盼诉求。听到实事求是的批评和建议,可能会一时感到不舒服,但“红红脸、出出汗”才能排毒治病、强身健体。若只爱听溢美之词,对逆耳言左耳进、右耳出,就会在党群之间筑起无形的隔阂。党员干部当保持闻过则喜的胸襟,积极捕捉最真实的民生“信号”,广泛听取、虚心接受群众意见,把每条批评建议都当作改进工作的机遇和动力。要真心倾听不避怨气,真实记录不走过场,真正重视不敷衍推诿,及时发现基层治理的薄弱点、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让“逆耳忠言”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金玉良言”。

在共情共鸣中读懂“信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群众的“信号”,不是简单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和思考,真正与群众共情共鸣。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学会换位思考,带着感情与群众相处,主动拜人民为师,与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家长里短的话语中听出“话外之音”,从群众反映的琐碎小事中发现自身差距,弄明白群众的需求和工作改进方向。要主动贴近“信号源”,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多到群众意见多、困难多的地方去,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深入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每一个民声诉求都被听见、被重视。

在真抓实干中回应“信号”。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接收群众“信号”不能止步于听与懂,必须落实到行与成上,把群众期盼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要建立健全“收集、研判、办理、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对群众急难愁盼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发扬“马上就办”的作风,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科学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一锤接着一锤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建立常态化评价机制,让群众来评判工作成效,确保政策举措始终与群众“信号”同频共振,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  刘航先、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