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先锋评

纪律面前不能讲“情面”(海州 刘航先 曲奇)

信息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日期:2025-08-19 22:56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任何讲“情面”、搞特殊的行为都是对党纪的亵渎,必将损害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唯有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纪律、严格执纪,才能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

纪律面前讲“情面”,丢的是党性原则,失去的是人民群众信任。然而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陷入“人情世故”的误区,有的在监督执纪中揣着“人情秤”,对熟人违纪网开一面;有的在接受纪律审查时心存侥幸,寄希望于“朋友说情”获得特殊照顾;还有的抹不开面子,对亲朋好友的违规请求,明知不可为却硬着头皮“打招呼”“递条子”。这些行为看似“重感情”“讲义气”,实则破坏纪律的严肃性,损害党的形象威信、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纪律面前没有例外,特权思想要不得,唯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把纪律挺在前面,摆正“公心”和“私心”的位置,才能维护党的形象、赢得人民信任、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遵规守纪重要,还是人情往来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原则跟人情能够统一当然最好,但二者不能统一时我们要毫不犹豫坚持原则,决不能迁就人情”。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精准厘清纪律规矩与人情往来的边界,重情谊但不为“情面”所困,面对亲友不合理的请托坚决说不,及时解释纪律规定,绝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让纪律“钢尺”量出一视同仁的尺度。要树立纪律高于“情面”的观念,坚决摒弃“小节无碍论”等错误思想,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把心思向纪律聚焦,让行动向规矩看齐,始终坚守底线、不越红线。要主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警惕“温水煮青蛙”式围猎,对那些打着“感情牌”“关系牌”的拉拢腐蚀保持高度警惕,以“一身正气”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员干部知纪守纪,既靠自律自省,也需要外部激励、约束。组织部门肩负干部监督管理之责,既要敢管严管、划明红线,又要善管优管、激发活力,以铁的纪律锻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把懂规矩、守规矩作为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通过政治谈话、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引导其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大胆干事创业。要织密织牢监督网络,将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社交活动纳入监督范围,及时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大喝一声”警示提醒,真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干部,综合研判其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等情况,在选人用人、评优评先中发挥甄别把关作用,让违纪逾矩者付出代价、受到惩戒,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 刘航先、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