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十三批、连云区第七批科技镇长团组建以来,充分发挥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强、资源信息多、社会联系广等优势,按照省、市科技镇长团工作相关要求,围绕连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融入连云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一年来,连云区镇长团走访企业189家次,邀请来访专家183人次,达成合作协议12份,举办项目路演6场,成功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1人,与派出单位签订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合同15份,合同金额1744万元。
广泛联系,扎实推进校地合作
先后邀请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来区对接考察调研,镇长团围绕港口、旅游、园区、物流、自贸试验区等方面进行全面推介;赴安徽、吉林、天津等地,拜访、对接高校专家教授20余人,深入开展宣传,进一步加强了连云区与高校院所间的产学研合作。举办山海英才?2020连云区校地合作对接恳谈会,达成7项合作意向。举办“创汇自贸智引未来”2020连云区人才峰会,签订10个项目落户合作协议。推进成立了连云区自贸发展研究院,聘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自贸区港建设研究中心)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崔卫杰等4名教授为研究院顾问。促成了江苏海洋大学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田湾核电站温排水海域养殖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项目”,项目实施将打造国内首个核电温排水区综合利用示范点。促成宿城街道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院深度合作,助力云雾茶提档升级。
深入调研,全心助力科技创新
镇长团坚持“分散联系、搭班调研”工作方法,先后开展多次集中调研,各团员也多次深入乡街、企业一线摸排需求。配合区科技局加强相关政策宣传,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镇长团助力全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申报通过率67%,高企后备企业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均创历史新高,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帮助全区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项目5项,申请专利2项,财政拨款125万元。开展连云区紫菜产业调研,撰写《紫菜生产废水处理调研报告》获政府采纳,并促成宿城街道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紫菜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开发合同。针对连云区水产养殖品种单一,良种覆盖率低等问题,积极联系江苏海洋大学水产专家,开展水产新品种/系引进工作,开展养殖新模式和新方法的技术转换。其中,龙须菜“鲁龙1号”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在连云港等地开展示范养殖和推广,生长迅速和产量稳定,直接经济效益114.1万元;长牡蛎新品种及地域适宜性配套养殖管理技术在连云港示范养殖和推广,经济效益达319万元。
主动对接,精准服务招才引智
镇长团根据区内产业实际情况和企业技术、人才需求,主动对接高校院所,重点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走访省内外高校院所108家次,与全国50多所高校的科技、人事等部门建立直接的长效联系。一年来,促成吉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2个科技成果项目注册企业落户;促成港口设计院、嘉鼎诚医疗器械、塞尔健康科技等企业与高校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全职引进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2人;为企业精准匹配需求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42人。建立2个江苏海洋大学实习基地,为企业人才定向培养、加强校企联合育人提供了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