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庆祝建党百年 >> 看先锋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张立祥

信息来源:党建网 发布日期:2021-07-02 15:39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张立祥同志先进事迹

张立祥,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现任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选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不忘初心,勇立潮头,转捕为养振兴渔村经济

黄窝村原本是以捕捞为主的传统渔业村,由于海洋资源枯竭,渔民捕捞年年亏损。2000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已不足3000元,甚至出现借钱买米过年的现象,村集体负债300余万元。

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张立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当年6月,他顶着全家反对和养殖风险的压力,拿着房产抵押贷款的30万元全部“家当”和村民金立贵合作紫菜养殖,开启了紫菜养殖创业路。

万事开头难。经过近一年的起早贪黑忙碌,眼看就要获得收益,收割的紫菜却出现了溃烂现象,两家人乃至全村人都埋怨张立祥不该出风头养紫菜。此时的张立祥四方求援,在淮海工学院(现江苏海洋大学)李信书教授的指点下,通过改进养殖方法,延长晾晒时间,紫菜逐步恢复了健康,当年他们养殖的100亩紫菜产值35万元,不仅收回了投资,还赚取了“第一桶金”,让全村百姓刮目相看。随后,大家纷纷跟着张立祥“转捕为养”,他也开始组建“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逐步扩大紫菜养殖规模。多年后的他回想起来,觉得当时的做法其实是有点逼急了的“破釜沉舟”,却也是大胆的“转型”。

在大家眼里,张立祥是一个办法很多的人。在“转型”过程中,他考虑到单一品种的养殖模式抵御风险能力低,想到了借助科技的力量,主动与本土科研院所对接,积极推广海参、江蓠、坛紫菜等新品种,实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刺参沉箱式养殖等新模式,为渔业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为了给村民提供更好的渔业生产服务,他还主导投资580余万元,新建渔业码头2座、渔船维修船台1座、生产物资堆放场地4000平方米,由他一手创办的紫菜集体加工厂也落地运行。

就这样,“转型”之路踏踏实实走下来了。黄窝村的养殖面积从起初的500亩发展到今天的36000余亩,年产值达到2.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945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9万元。2020年,省委娄勤俭书记回信为黄窝村党建引领富民兴村成效“喝彩”。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绿水青山成就金山银山

位于连云港港口东端的黄窝村有山、有湖、有海,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张立祥觉得这是连云区最有生态价值、最具生态优势、最充满未来竞争优势的宝地。

经济基础打牢之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乡村旅游,大力推进黄窝海陆旅游资源开发,重新修整了景点,完成了山涧水系整治和生态绿化,新建了星空网红帐篷露营基地,建成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大门、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2020年,黄窝村成功创成凰窝3A级景区。如今,黄窝村已逐步成为全市知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全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游客到黄窝,既要有看头、有玩头,还要有渔家风味和农家小院的风情享受。”这个念头在张立祥的心里发酵。于是,村集体开始租赁和收购村民闲置的破旧老屋,开发特色民宿项目。他也积极动员有条件的村民,发展“吃在渔家、住在渔家、乐在渔家”的渔家乐休闲项目,最大程度留住客源。

为了让村民生活的环境更加美丽、便利,也让游客来黄窝时能有干净整洁的感观,他带领村“两委”决策投资1350余万元,率先创建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庄面貌。如今的黄窝,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农民丰收节‘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村庄”等七枚“国字头”荣誉称号。

创新党建,夯实基础,凝心聚力建设幸福家园

“有了这张表,党员来没来参加组织生活,一目了然,年底民主评议党员,谁是优秀谁是合格,这就是依据。”来到黄窝村的人,张立祥总要为其介绍一番党员活动室墙上的党员亮化考评表。

在他的坚持下,黄窝村主动回归“三会一课”传统,辅以量化考评方式,将支部49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定期张榜公示。支部每次开展组织生活后,党员们都要比一比谁得的红旗多、出勤率高,参加组织生活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大提高。张立祥常说,管好党员,建强支部,才能增强村庄发展的后劲。

途经黄窝村广场,张榜宣传的最美党员和最美村民总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张立祥想通过点赞活动,对村里德行兼备的好党员、好村民进行评比,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善行义举,促进村庄文明程度的提升,凝聚起建设“美丽黄窝”的精神动力。

2017年,他还为黄窝村申请了“海上红帆实境课堂”示范点,通过建设海上红帆党组织,拓宽党建服务领域,结合黄窝村渔民党员多的实际,将渔业生产现场变成党员教育课堂,让广大渔民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时时刻刻感受温暖。

20多年来,张立祥团结带领村“两委”和黄窝全体村民,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打开了“靠海吃海”的正确方式,用紫菜养殖产业替代传统捕捞渔业,瞄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令人向往,黄海之滨的“渔村故事”正在张立祥带领的黄窝人的不懈奋斗下,续写新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