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非税“统联融”工作法
激活党建税务工作融合发展“新引擎”
——连云港市税务局社保非税科党支部书记
刘文静
书记工作法简介:
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自担任市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党支部书记以来,刘文静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指示精神,以服务好全市3.6万用人单位、60万参保职工和360万城乡居民作为初心使命,探索总结社保非税“统联融”惠民工作法,即以构建“统”的模式凝聚共识、集成“联”的平台提升效能、筑牢“融”的基础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有效处理社保费征缴争议821件,追缴社保费543万元,社保费征缴服务效率提升58%,社保缴费到账数据准确率100%。市税务局社保非税科党支部的相关做法被确定为连云港市市级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典型案例。
书记工作法内容:
构建“统”的模式,凝聚共识抓发展。发挥支部服务惠民作用,必须推动业务工作与党建任务相融互促,做到思想同向、行动同频。工作中,刘文静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牵头起草制定《连云港市税务局社保非税条线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和《深度融合措施清单》,明确6个方面45项具体举措,确保主责主业与基层党建目标统一。同时,注重做好工作经验总结和品牌培育,着力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凝练“守初心、筑同心、聚民心、暖人心”服务内涵,重点打造“社保连心”支部党建品牌,创新税务系统“1+2+N”党建业务融合“链”,推动支部党员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转化为税费征收改革发展优势。刘文静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加强对外沟通联系,与人社等多部门建立“要事共商、政策共学、宣传共推、服务共抓、阵地共用、活动共办”机制,主动推广省市县社保费党支部三级直联机制,有效实现支部联学联建与业务联动联办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取得了区域信息传递、业务协同等从无到有、从线下到线上、从繁杂到规范的三个根本性转变。
集成“联”的平台,以点带面惠民生。发挥支部惠民服务作用,必须找准切入点,刘文静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注重发挥“撬动效应”,真正实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铆紧“小链条”带动“大转变”。税务连民生,社保与非税收入紧密联系千家万户,刘文静认识到只有紧密联系基层、真切服务群众,税费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造福于民。在她的推动下,市税务局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制发《关于将社会保险费征缴服务融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社保费网格化运行方案》,全市1673名网格指导员下沉1705个村镇社区,建立起“政策宣传、咨询解答、争议处理、应急处置”社保费征缴服务链。健全“小机制”优化“大服务”。为规范税收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刘文静创新建立“三级分类、四级联动”征缴争议实体化运作机制,制发《缴费基数争议联合处理工作规程》,形成“一站受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跟踪回访”等工作闭环,相关做法在国家税务总局简报刊发,并在全省系统交流推广。推动县区挂牌成立“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理中心”,今年以来共受理诉求和投诉780起,办结率达97.3%。满足“小需求”响应“大民生”。刘文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基层,体验群众办事流程,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她的推动下,税务部门开通“政策直达”精准推送,解决医保断缴即将锁卡、困难群体缴费等群众急难愁盼诉求30余项。建立健全“三办一访”需求响应、业务咨询快速反应、联合会商与访调对接等配套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筑牢“融”的基础,巩固增效谋长远。发挥支部服务惠民作用,必须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让“四强”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鲜明特征。“双百计划”提素养。党员政治能力强、业务能力硬,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刘文静坚持带头讲好党课,推动支部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开展“双讲”活动,不断擦亮政治机关底色。大力推行“双百”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自学+集训”“实践+测试”“辅导+实操”等方式,利用三年时间,分别在社保费条线和非税条线各培养100名业务骨干,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征管、服务、分析、调研、创新、矛调”六项能力。“三位一体”守纪律。坚持把纪律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和增强党员纪律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每名支部党员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制定现金缴费等五个环节风险防控责任清单,建立44项风险监控指标,打造“制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防控新格局,实现“疑点数据—总结提升”的闭环监管,确保人干净、事干好。“争先进位”优作风。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选拔设立社保费争议处理人才库,实施导师“传帮带”扶苗工程和“服务发展党员先行”工程,推动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先创优。社保和非税2个条线分别在全省比赛中连续获得前三,4人入选省局社保非税人才库,多人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书记工作法启示:
社保非税“统联融”惠民工作法的核心关键在于统筹引领、联动融合,最终实现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目标,通过构建“统”的模式、集成“联”的平台、筑牢“融”的基础,推动社保非税工作提质增效,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具体有三点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是核心。党建引领是实现融合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深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确保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税收中心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结合实际是关键。紧密联系实际是推动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要根据单位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的融合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特别是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持续创新是动力。持续创新是保持融合工作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式新路径,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融合工作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实效性,推动业务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为经济发展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