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专栏 >> 基层党建书记工作法

张斌:“5433”工作法 开辟“三组联建”新路径

信息来源:先锋连云港 发布日期:2025-04-14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5433”工作法

开辟“三组联建”新路径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张斌


书记工作法简介:

氨纶公司党委书记张斌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探索推行夯实“五基”、推进“四联”、突出“三共”、实施“三创”的“5433”工作法,推动党小组、生产班组和工会小组“三组联建”、一体推进,有效开辟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工会工作同频共振的新路径。“差别化氨纶研发项目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三三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省国资系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100案例”优秀奖、连云港市基层党建创新“十佳案例”等荣誉。

书记工作法内容:

夯实“五基”,奠定联建落脚点,凝聚向心力。以夯实“五基”为抓手,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强化队伍建设、丰富活动内容、完善制度保障,确保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构建基本组织。优化班组建制,张斌牵头15个党小组分别与20个生产班组、工会小组结对,将原来按照生产班次划分,改为结合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等因素,成立聚合、纺丝、动力、供热、外检、仓储、检验等班组,既解决部分班组党员“空白”,又便于活动开展及考核。建立党委委员联系点制度,实行支部跟进、支委委员联系对点班组,完善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打造基本队伍。选优建强骨干队伍,由部门负责人兼任党支部书记,挑选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党员骨干、支委委员担任“三组”组长,切实发挥“头雁”引领作用。选派优秀年轻管理技术人员挂职到车间、蹲点到班组、扶弱到一线,实现多部门互联互通。开展基本活动。结合班组实际,创新组织开展5S合格班组、安全合格班组、质量管理合格班组达标评选,深入推进争创“红旗班组”、“工人先锋号”等争先创优活动,持续打造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促进生产与党建工作互融。制定基本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研究制定《班组管理制度》《工会管理制度》《三组联建考核细则》《企务公开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三组考核、党委委员进车间宣讲形势任务,把纪律规矩落实到基层。提供基本保障。张斌积极争取市国资委、工投集团党委支持,强化经费保障力度,先后打造一条红色长廊、两个“三组联建”活动室。根据公司“四班两运转”实际,利用“班前早会”“线上课堂”等形式,组织员工参与业务培训,切实以党建工作实效推动业务工作的完成。

推进“四联”,寻求发展契合点,狠抓协同力。张斌积极发挥多年氨纶行业生产管理经验,统筹搭建“四联”模式,通过活动联办、阵地联建、人才联培、管理联通,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推进活动联办。党小组与生产班组同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通过“班组小课堂”等形式,积极拓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内容,把争创“工人先锋号”“党员先锋示范岗”结合起来,共同建设群众信赖的“党员之家”“职工之家”。推进阵地联建。把党员活动阵地“六个一”建设标准延伸到班组、工会等阵地建设,一起谋划、一体打造,先后升级打造4个党支部活动室,创建工匠工作室,实现阵地共享。推进人才联培。围绕“三鹰”三级人才梯队建设,推行竞聘上岗、大学生轮岗等方式,发现储备专业人才,及时纳入三鹰人才库。拓宽技术、管理双通道,定期开展氨纶工匠、劳动模范评选活动,形成工匠训骨干、骨干帮能手、能手带生手的良好氛围。推进管理联通。将党建指标与生产班组产量、质量、工艺管理、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等经营指标有机捆绑,将党小组建设纳入“星级班组”考评,将生产班组工作业绩纳入“星级党小组”考评,双向交叉、联动考评、一体考评,推进党建和经营节拍一致、互促发展。工会小组与党小组“互补联动”,把工会小组达标建设与党小组规范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相融共生、同频共振。

突出“三共”,把握工作切入点,提升行动力。为深化党建与群团工作的融合,张斌以共建为核心、共进为关键、共享为重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突出共建的核心。深化群团改革工作决策部署,坚持政治上带、组织上带、工作上带、作风上带,开展“党小组+工会小组”双培活动,设置党建指导员,把生产骨干和劳模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和劳模,让党的旗帜在工会工作中高高飘扬。突出共进的关键。坚持融合共进,一体推进,在党小组、工会小组开展活动时,统筹考虑工会年度劳动竞赛、阶段性小指标竞赛,把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建设群众信赖的“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努力打通服务党员和员工的“最后一公里”。突出共享的重点。把员工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作为目标追求,把帮助困难党员、困难员工作为重点,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大病救助等工作,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信息,开展困难职工调查摸底,设立“大病救助基金”。2024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4人、探望生病住院员工46人,及时把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温暖传递给党员、员工。

实施“三创”,找准融合着力点,增强持久力。为提升管理效率,激发组织活力,张斌注重创新管理模式、考核机制和工作业绩,找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效着力点,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创建融合的管理模式。围绕共同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目标,把党小组分批与生产班组、工会小组结对,逐步构建“一跟三进”管理模式,推动形成以党小组为核心,以生产班组为支撑,以工会小组为纽带的统一整体,从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推动“三组联建”管理更科学、成效更明显。创新融合的考核机制。根据党小组、生产班组、工会小组的不同特点,按照“共性合并、特性独立”原则,推行“一挂三联”,把日常工作中涉及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安全稳定等共性目标和任务,统一纳入联动机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后进班组进行倒排整顿,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创造融合的工作业绩。制定党小组、生产班组、工会小组工作规范,组织开展“四亮四比”互融创优活动,引导党小组长、生产班组长、工会小组长三方共同签订《共建协议》,发放《氨纶公司党小组、生产班组、工会小组联动共建活动手册》,把支部建在车间,把技术送到小组,把典型树在岗位,重点打造“党员示范岗”“班组创先岗”“工会创优岗”,真正让“三组联建”融为一体,形成生产力、增添新动力。

书记工作法启示:

张斌通过实施“5433”工作法,深入推进“三组联建”,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会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工会工作的同频共振,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具体有三点经验启示:

只有融合共进,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唯有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党小组、生产班组和工会小组的无缝融合,一体推进,有效破解了国有企业党小组、生产班组、工会小组在基层作用发挥不充分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因此只有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落地落实,才能更好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只有联合共建,才能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三组联建”的协同推进,通过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激励员工为完成企业工作目标而共同奋斗。作为企业党组织,应充分听取和采纳基层一线合理意见及建议,在强化岗位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不同群体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参与度。

只有聚智共研,才能创新赋能、高效发展。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在面对企业发展的大事、要事时,只有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把准方向、凝聚共识。企业党组织应注重倾听基层员工意见,使党建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党员和员工积极参与党建工作,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