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工作法开创“党建+事业”
“一融双高”新局面
——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王秋玉
书记工作法简介:
自担任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以来,王秋玉始终坚持带领学院党委抓好新时代党的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优化“三项机制”,实施“四项工程”,推进“八项计划”,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推动形成“1348”工作法,努力开创党建和事业“一融双高”新局面,探索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学院党委先后获评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三等奖等荣誉。
书记工作法内容:
围绕一个统领,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引领力。王秋玉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党建中心工作,持续提升党组织的引领力。牵头成立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领导、系部主任、党支部书记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学院发展战略、教学科研计划等重大事项,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成效纳入党支部的考核评价指标中,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在目标上同向、在部署上同步、在落实上同力。紧扣“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立足学院工科专业特色,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创新实践形式,重点打造产教融合、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劳动教育等实践育人平台,加快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志愿服务能力。
优化三项机制,进一步激发党组织战斗力。王秋玉从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入手,聚焦党委、党支部和党员三个关键,按照“一纵两横”的工作思路,持续优化“三项机制”。优化党委、党支部、党员之间的纵向联动机制。优化支部设置,形成“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工作机制,保障工作落实。坚持带头宣讲政策、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联系师生、带头指导推动、带头解决问题“五个带头”,全力以赴推动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建的常态化格局。优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之间的横向联动机制。按照“支部建在专业”上的思路,将“教师—学生”党支部一一对应,通过开展“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发挥教师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学术优势和育人优势,提升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水平,形成党建育人的良好氛围。优化学院党委、党支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外部联动机制。围绕“大党建引领大格局”,按照“以共建促党建提升、以共建促产学发展、以共建促群团创优”的思路,积极推动学院党委与江苏天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共建连云港市海州区高端装备产业链党委,教师党支部与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工作,从党委和支部两个层面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具体业务工作,有效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实施四项工程,进一步夯实党组织凝聚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是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王秋玉重点针对如何更好发挥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先锋模范作用和统战群团力量,深入实施“四项工程”,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实施“思想引领”工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省市委和校党委决策部署。常态化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培训,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规范“三会一课”,提升政治生活质量。牵头制定实施“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十大育人”工程建设,学院党委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梳理党支部组织设置、委员配置等情况,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支部书记履职能力;不断完善指导手册,促进标准化建设。完善“自查-互查-党委检查-考核”的督查评价机制,保证党支部作用发挥。实施“机械先锋”工程。大力选树一批“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营造“人人争当先进、处处做好表率”的浓厚氛围。开创“机械先锋”讲堂,邀请行业先锋、优秀校友等,分享自身经验、专业知识、奋斗历程。制作《机械先锋成长手册》,从志愿服务、学业帮扶等六个方面对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要求。1名学生党员获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实施“凝心聚力”工程。为了更好地发挥统战群团和关工委的作用,定期召开民主党派教师座谈会,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关心青年成长成才。坚持将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之中,为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搭建更多工作平台,持续凝聚发展合力。“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百年记忆”社会实践团,被《光明日报》客户端、现代快报、交汇点等媒体专题报道,学院团委获评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推进八项计划,进一步提升党组织驱动力。聚焦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八个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八项计划”,着力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业务工作之中。实施领导班子“领航”计划。带头严格执行学院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党支部工作“四个一”清单,开展一次调研指导、参加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讲一次专题党课、帮助解决一批问题,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党建专业“深融”计划。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结合、有机融入,党的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实施思政课程“铸魂”计划。牵头制定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学院所有课程均达到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要求,并获评江苏海洋大学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施重点学科“繁荣”计划。紧扣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业务精、科研强”的带头作用,鼓励支部党员投入学科建设工作,“机械工程”学科成功获批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实施科学研究“卓越”计划。成立科研团队党支部,党员教师领衔组建海洋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等五个科研团队,加强党支部建设与科研工作互融共促,切实发挥党支部的辐射作用。近三年获批江苏省岸海机械设备设计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横向科研经费大幅增长,累计到账科研经费4500余万元。实施队伍建设“提质”计划。牵头制定出台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严把职称评审、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引进高水平博士20余人,入选省级人才工程13人次,获评本科产业教授2人。实施社会服务“增效”计划。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工作理念,推动学院21人获批江苏省科技副总,1名党员教师获评江苏省“揭榜挂帅”技术转移工作科技镇长团成员贡献奖。实施幸福学院“聚心”计划。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学院事业发展的软实力,围绕“毓德厚学,匠心笃行”总体要求,不断弘扬“团结和谐、崇尚实干、精益求精、勇争一流”的学院文化,致力建成“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文化环境好”的“五好”队伍,获评2022年度江苏海洋大学文明单位。
书记工作法启示:
“1348”工作法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融入和服务学院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一个导向、把握两个关系、激活整体效能,开创“党建+事业”“一融双高”新局面,形成如下三点经验启示。
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鲜明导向。新征程上,学院党委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学院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的新跨越。
精准把握“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党建与事业的融合发展着眼点在于“抓党建”,关键点在于“真融合”,根本点在于“促发展”,落脚点在于“高质量”。通过形成党支部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检查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制度机制,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优党建,从而推动党建与事业一体发展。
有效激活“高质量党建”和“高质量发展”融合的整体效能。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督促。学院党委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同向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