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专栏 >> 基层党建书记工作法

权太琦:“三融三力”工作法 点亮为民服务“城市会客厅”

信息来源:先锋连云港 发布日期:2024-11-25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三融三力”工作法 点亮为民服务“城市会客厅”

——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党支部书记权太琦


书记工作法简介:

全国重大典型“雷锋车”组历经60余年风雨,始终坚守“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不变初心,累计免费运送旅客34万人次、行包38万余件、行程24万公里,让旅客切身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党支部书记权太琦作为第五代“雷锋车”手,继承老一辈“雷锋车”手的历史传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助推企业发展与服务社会的新路径,提炼总结出“组织融合、增强活力”“机制融合、提升效力”“品牌融合、凝聚合力”的“三融三力”工作法,引导党员在生产经营与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雷锋车”组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


书记工作法内容:

组织融合、增强活力,让党旗飘扬在城市会客厅。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连云港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雷锋车”的精神不断积累沉淀,推动“雷锋车”组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需要在组织功能层面不断优化提升。服务团队化,打造作战集群。如何适应高铁时代的特点、如何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最贴心最优质的服务,是“雷锋车”组存续发展的时代命题。2019年“雷锋车”组党支部成立,权太琦成为首任党支部书记。她根据党支部党员的特长、兴趣特点,采用便于集中、新老搭配的策略,将党员合理分布到各个班组,优化党小组的人员设置,推动党小组、服务班组和工会小组结对,形成以党组织为细胞核的“三组联建”模式,通过整合集聚各类服务资源,党建带班建、党建带群建,打造“小而精”的为民服务团队。服务专业化,塑造先锋群像。点亮城市的会客厅,需要把整体的力量调动起来。“雷锋车”组党支部采用党员骨干领军、班组成员冲锋、工会小组提供后勤保障的模式,坚持学技能、学礼仪、学法律、学英语、做岗位标兵,创新“专题培训+党性教育+实地观摩”的培训模式,带领“雷锋车”手们不断创新服务技能,满足旅客需求、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精准化,打造温馨驿站。有了专业的组织、专业的团队,如何为旅客提供更加周到和温馨服务,需要在为旅客解难纾困中不断升华。为了提高服务供给水平,权太琦带领支部党员在高铁站出站口设立“雷锋车”手工作室,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凡是旅客切身需要的,逐一纳入服务清单,根据旅客的高频、紧急服务需求,普及推广先进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创立了“四五六工作法”,衍生出爱心小导游、爱心小程序、爱心小办公、爱心小药箱、爱心小缝补新“五小”爱心服务,真正让旅客进站有亲切感、购票有信任感、候车有舒适感、乘车有安全感、离站有留恋感。

机制融合、提升效力,让先锋领航在服务第一线。权太琦聚焦传统国企发展实际,在守牢服务品牌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向思想要活力。始终把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任务,在“干部带动党员学、党员带动群众学、组织推动全员学”的基础上,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和人大代表工作室,广泛开展二十大主题宣讲、原文诵读、实境课堂等活动,为企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筑牢思想根基。在此基础上,成立“雷锋车”组宣讲队,开展“雷锋车”手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部队“五进”活动,成为全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力量。向精神要活力。为了在社会各层面凝聚服务力量,坚持以“雷锋车”精神建强支部、建站育人、助推发展,广泛开展“与雷锋车同行”活动,在“雷锋车”驿站设立党员示范岗,每年吸引企业内外300多名志愿者动态参与,开展导乘问询、行李搬运等志愿服务,成为全市重点志愿服务实践阵地,先后圆满完成中欧班列合作论坛、全球安全论坛等一系列重大运输保障任务。向考核要活力。为了充分激发党员投身企业发展、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雷锋车”组党支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将经营、成本、满意度等指标与党建指标相融合,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将标准化体系建设融入到一线班组中去,组织“流动红旗”优胜班组、“月度之星”和星级员工评比,广泛开展“带学习、带思想、带管理、带安全、带执行”“五带”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品牌融合、凝聚合力,让精神传承在港城各角落。在不断优化自身服务的基础上,如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引领力、催生正能量,需要提炼弘扬好新时代“雷锋车”的精神价值。拓展服务新领域。权太琦不断拓展“雷锋车”品牌内涵,推动雷锋车的服务标准化体系在全公司进行推广,积极探索“3个1”工作模式,设立“雷锋车”24小时服务热线,开通“雷锋车”号流动服务车、“雷锋车”号校园直通车,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连云港“雷锋车”组分队,打造出了一系列“雷锋车”号,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帮扶助困、乡村振兴、旅游宣传,唱响“雷锋车港城红”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宣讲新阵地。整理“雷锋车”组60多年来的珍贵史料,精心打造“雷锋车”事迹陈列馆等宣传阵地,开发“雷锋车”系列的研学课程,邀请全国20支“雷锋车”队汇聚连云港,每年接待全国各地超过1万人次学习参观,“雷锋车”事迹陈列馆先后获评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连云港市红色档案开发教育基地等荣誉,“雷锋车”驿站荣获“雷锋岗”荣誉称号。引领未来新一代。聚焦做好青少年群体的思政教育,与共青团、学校等深度合作,常态向少年儿童群体开放,提供易学易懂的思想教育、实践教育,通过开展一次打卡活动、拉一次“雷锋车”、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宣讲一次“雷锋车”精神等方式,强化青少年群体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书记工作法启示:

“三融三力”的核心关键在于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责任深度融合,通过典型引路、精神领航、机制保障,赋予新时代“雷锋车”精神新的价值内涵,让“雷锋车”精神在推动服务提效、发展提质方面产生更强作用。

通过系统化融合,变个人的思想自觉为群体的共同行动。为群众服务,坚持一时一刻不难,难得是如何传承这种服务精神,通过有效的组织,建设服务的团队,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内心向往这种精神、用行动践行这种精神”,让队伍壮大起来、让精神传承下来。通过小而精的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调动了党组织、班组、工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全员服务的浓厚氛围,以常态温馨的服务树好城市形象。

通过联动化教育,变无形的精神要素为有形的生产要素。精神是无形的生产力,推动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离不开长久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精神传承。通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以润物无声的精神,把全体职工的思想充分凝聚起来,将党建与创新创造、管理提升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力。

通过价值化引领,变内部的企业文化为城市的价值标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由内而外建立标准化的志愿服务体系,通过精神提炼、平台开放和领域拓展,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产生更好的社会价值,引领“雷锋车”精神展现新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