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每日穿梭于城市脉络之中,是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灌南县通过打造“连新e站 惠泽‘新’家”服务站点体系,引导他们从“服务受益人”转变为“治理贡献者”。
以“党建智汇”为引领,在“县+镇+社区”三级体系中描图布线,推动“零散服务”向“体系覆盖”转变。
灌南县紧盯新就业群体聚集区域和实际需求,依托县、镇、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体系,按照“六有”标准建设102处“惠泽‘新’家”服务站,统一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充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并设置读书角、休息区、心愿墙等功能区,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暖心之家”。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灌南县还灵活布局服务资源,在商圈、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增设5处24小时智慧驿站,通过智能门禁实现全天开放;改造升级49个“党群微家”,并借助银行、货运站点等场所因地制宜拓展服务网点,构建起“十分钟服务圈”。
以“服务智汇”为基础,在“阵地+资源+活动”中对标落点,推动“基础保障”向“精准赋能”升级。
灌南县围绕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开展“服务进‘家’”系列活动,组织法律咨询、健康义诊、技能微课堂等关爱活动50余场,同步设立积分超市与“微心愿”墙,通过“小积分 大治理”机制激发参与热情,新就业群体通过上报隐患、参与文明宣传等途径获取积分,可兑换相应物品或服务。目前已累计积分6.8万分,兑现心愿90余个,不少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利用配送间隙前来积分超市兑换物品。“上报社区隐患、参与志愿服务都能攒积分,既帮助了社区,也实惠了自己。”一名刚用积分兑换了新头盔的外卖员老樊说道。此外,灌南积极发动商圈商户、企业加入“暖新联盟”,目前已有45家商户挂牌,为积极参与治理的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饮水、折扣餐食、歇脚如厕等暖心服务,推动关爱从“单向输送”迈向“双向循环”。
以“发展智汇”为导向,在“赋能+参与+融合”路径上缝合织网,推动“被动受益”向“主动共创”深化。
灌南县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民情前哨”,发挥其熟悉街巷、机动灵活的职业优势。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应急处理等专题培训,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探头”和“平安哨兵”。今年以来,已有百余名快递、外卖小哥加入队伍,累计上报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安全隐患等问题320件,办结率达98%,真正实现“随手拍、立即传、快速处”。灌南还依托各驿站发起成立“先锋骑手”“暖心司机”等志愿服务队8支,开展助老送餐、爱心送考、反诈宣传等公益行动,持续释放“以服务换服务、以爱心暖人心”的乘数效应。
(王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