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小区党群服务站里,物业与社区联合办公,共同破解治理难题……时下,连云港开发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行动,以“人员下沉、阵地前移、多元参与”为主线,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服务下沉,探索出党建赋能“微治理”的新路径,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人员下沉,从“等问题”到“找问题”。基层治理的成效,关键在人,核心在干。连云港开发区将小区治理与物业提升深度融合,构建“区领导挂钩、部门包片、街道包小区、社区包网格”四级联动机制,推动资源、力量、服务逐级下沉。通过定编定岗,推动81名专职网格员全部进驻小区,健全“日巡查、周会商、月反馈”工作流程,形成“巡查发现—上报流转—协同处置—回访销号”闭环管理体系。
机制一变,成效立现。五羊社区居民张大爷所在楼栋门口的台阶破损,还没来得及反映,网格员已现场拍照、联系物业,短短两天就完成维修。人员下沉以来,居民诉求主动发现率提升40%,问题办结率95%以上,平均处理时长缩短至2天内。社区工作者从“坐班办公”转为“移动服务”,真正实现了从“等问题上门”到“上门解难题”的转变。
党群服务站,也是“邻里客厅”+“治理前哨”。治理力量下沉,阵地支撑是关键。连云港开发区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的思路,整合社区办公用房、物业用闲置空间、公共活动区域,建成27个全覆盖式小区党群服务站。这些服务站不仅是网格员的“驻点工作站”,更成为集党建活动、便民服务、邻里议事、文体娱乐于一体的共享空间——义诊进小区、葫芦丝课堂开课、关爱新就业群体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让阵地真正“活起来”。
港馨花园小区曾因架空层消防隐患,社区党组织主动牵头,将议事会搬进党群服务站,邀请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和消防大队围坐圆桌,开起“小区诸葛亮会”。最终,改造方案顺利落地,赢得居民们一片喝彩。
多元参与,从“旁观者”到“当家人”。基层治理不是社区“独角戏”,而是多方参与的“大合唱”。连云港开发区推动成立“物业联盟”,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每月召开联席会议,联动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三方力量,靶向破解停车难、环境整治等民生痛点问题。
从“等问题”到“找问题”,从“建阵地”到“活阵地”,从“你和我”到“我们”,连云港开发区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服务精准送到居民身边,走出一条以“微治理”聚民心、以精准服务暖民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徐源 张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