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市交通控股集团权属海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把促进和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公司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实施三组联建“三三四三”工程,推动党组织与工会组织、技术班组联建共建,在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求突破。今年以来,高速凹版数控印花机印染项目生产量达380万米,移动充电机器人签订销售合同金额达3.49亿元。
以三个“融合”,打造效能提升主阵地。以党小组为核心、技术班组为抓手、工会小组为保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创建融合新形态。一是组织融合。围绕移动充电机器人班组、凹版印花机班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工会小组,精心制定契合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三组联建”工作制度与流程,清晰界定各方权利义务,建立党小组、工会小组和技术班组成员交叉任职、相互交流机制,实现各自优势互补、任务协同共进。二是信息融合。每个小组确定一名党建指导员、一名信息联络专员,搭建人才诉求表达平台,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2个,即领即办技术人员吃饭保障、职工停车等问题。三是活动融合。注重三组联动,开展“学党纪强党性 担使命建新功”等主题活动,联合举办“海宏杯”乒乓球比赛、“职工联谊”桌球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增进共识,开展“党建引领促共建 情系职工送清凉”“三组联动 送健康”等职工关爱活动增进感情,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电工技能比赛”等竞赛活动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三组协同、优势互补。
以三个“结合”,打造技术革新聚集地。公司以党小组统筹协调指挥、工会小组激发创新热情、技术小组生产研发紧密合作,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一是结合企业治理特点。充分考虑混合所有制企业特点,注重国有资本的规模、资源优势与民营资本的灵活、高效优势实现互补,定期召开三方交流会议,联合开展一线调研,确保思想动向、关怀保障、技术指标在一线落地生效,达到“1+1>2”的效果。二是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围绕车间现场生产需要,由经验丰富、实操能力强的班组长带头领衔,党员骨干踊跃参与,积极探索工艺优化、材料升级、运动控制等方面经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移动充电机器人班组研发产品获颁全国首个CQC质量认证,项目进展整体势头良好,订单量持续攀高,把党建优势切切实实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效益。三是结合企业创新需求。共同组建攻坚队,推动党员挑重担、冲在前,开展技术革新,多项科研成果取得“花果山英才”、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等荣誉,MSO-CPP高速凹版数控印花机实现了8项该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填补该领域国际技术空白,实现污水近零排放,综合降本降耗可达30%-40%,开启印染行业绿色转型新时代。
以四个“共建”,打造凝心聚力策源地。聚焦企业治理效能提升,以三组联建为动力,推动各项制度体系共建,不断提升管理效能。一是管理体系共建。充分发挥党小组政治引领、工会小组联系员工作用,促进管理体系、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不断优化,促进管理体系更贴合实际生产需求。二是安全体系共建。明确党小组、工会小组和生产班组在安全体系共建中的职责和分工,制定《党小组、工会小组、技术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签订“党小组、工会小组、技术班组安全责任书”,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氛围。三是阵地体系共建。依托党员活动室、员工休闲室等现有服务阵地,按照“一室多用、集中服务”原则,建立健全工作和活动阵地,在阵地中设置读书角、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域;利用车间展牌和微信群鼓励大家自主学,通过“午间党课”“车间小课堂”互动学、“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交流学,做到线上有平台,线下有阵地。四是考核体系共建。制定《“三组联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表》,定期对三组工作进行联合考核。考核过程中,注重听取各方意见,采取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结合考核定期对共建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提升管理效能。
以三个“共同”,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地。通过三组联建打造党建品牌,建立人才“引育用”体系,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协同进步。一是争先创优共同进步。以打造“党员示范之星”“工会服务之星”“班组创新之星”为引领,充分发挥支部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突出的带头模范作用,全力抓好“创星领航”党建品牌建设。二是科研攻坚共同突破。以“常态化党建攻坚”为切入点,围绕公司在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或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大难点堵点问题,确定攻坚课题,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由党小组组织三组技术骨干认领,带动职工全体参与,三组协同合作。2023年至今,取得科研成果1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1项、外观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三是人才事业共同发展。制定海宏“三组联建”人才培养计划,三方共同培养科技、技能、管理人才,获批研究生工作站,共培养研究生21名,技术人才3名,管理人才2名,储备智能机器人和高端机械制造产业人才。坚持培养与竞赛并重,积极参加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评优秀企业,海宏科技公司在绿色印染产业和移动储能充电装备领域新兴产业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不断增强。
通讯员:商学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