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专栏 >> 高质量发展看港城

争做鲜红旗帜|以时间砥砺信仰 让岁月见证初心

信息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日期:2024-06-22 16:53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交汇点讯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连云港,有这样一批批人,他们扎根岗位、默默奉献,用时间的跨度、行动的力度展示信仰的纯度,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矢志不渝、砥砺前行,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贡献先锋力量、提供坚强保证。今天,让我们走近部分“港城先锋”,向先进看齐,向榜样致敬。

十年坚守,萤火微光照亮山里孩子成长路

“亲爱的苏老师,谢谢你,让我们跨越大凉山,终于看到了蔚蓝的大海……”这是来自四川省大凉山区吉达依哈小朋友写给连云区墟沟街道南山社区党员苏振瑞的一封信。作为重庆市兴安帮扶基金会理事会成员,苏振瑞十几年来一直以“做一束光,照亮乡村孩子成长路”为初心,坚持每年至少两次前往四川凉山,参加当地支教志愿者培训,以自身经历为“教本”,帮助支教老师适应大凉山地区生活,并每年发起一次线上线下爱心募捐,为孩子们定制新年棉衣,送去温暖关怀。

在他的带动下,公益中心服务的学生由最初的262人增至现在每学期1600余人,招募的支教教师超过630人次,累计陪伴1.4万名大凉山孩子成长……这一连串的数字,正是他公益事业道路上最好的见证,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心系孩童、无私奉献的最美勋章。

退而不休,银发余热温暖乡邻更加熠熠生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灌南县汤沟镇有这样两位退休老党员,他们都姓刘,两位“老刘”坚持在调解工作一线近十年,尽心尽力为当地群众解难题、化矛盾、平纠纷,靠实际行动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如今,“有矛盾就找老刘”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派出所的老刘来给我们调解得很好,现在两家也不吵了,心情别提多舒畅。”村民张秀花满意地说道。多年来,沟东村的张秀花和汤加明两家因为地界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成了困扰当地的一块心病。刘志祥、刘正亚了解情况后,主动查阅村里原始地块底册,多次上门调解,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让多年的老冤家握手言和。“作为老同志,人老心不能老,人退思想不能退,对党忠诚的精神不能退,为党的事业继续奉献的热情不能退!”就这样,两位“老刘”持续坚守在调处一线,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十多年来,他们参与调解了近1000件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6%,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银发力量”。“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在他们的参与推动下,当地退休老党员组建起“汤沟银发先锋队”,积极参与到关心下一代、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携手贡献“桑榆力量”,展现“银发担当”。

铿锵巾帼,平凡岗位也能干出不凡业绩

清晨天微亮,海州区市政养护管理二处党支部的女子清淘班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30多年来,她们承担着辖区内18条主次干道、60条次支干道、4932座检查井、10086座雨水篦、26座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地平线下的美丽天使”。

2024年2月,连云港遭遇多轮降雪,女子清淘班迅速进入状态,清理积雪,破除坚冰,对各座跨江桥梁、已结冰路段进行重点巡视巡查……清理一线到处都是她们忙碌的身影。从黑夜到黎明,从黎明到白昼,雪下了一层又一层,她们铲了一次又一次,持续的降雪让本就辛劳的身体感到更加疲惫,但想尽早把路清出来,让车辆和行人无忧通行的念想,始终支撑着清淘班战士们不下“冰线”,为市民安全出行筑起一道橙色防线。

多年来的风雨打磨,女子清淘班的队员们始终秉承“宁脏我一人,干净千万家”的工作信条,用实干担当和倾力付出,赢得了大家的满意和赞许,她们如同一朵朵“铿锵玫瑰”,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把青春和热情融入海州古城的美丽中,成为港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讯员 王川 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