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经常有电动车进楼入户,感觉特别危险。经过近段时间党员干部们的严厉整治,飞线充电、楼道堆车等现象已经见不到了,心里感觉安全多了。”连云区墟沟街道东园社区居民丁保玺笑着说。
连云港市自2023年在全市党员中开展“感恩奋进 先锋先行”活动以来,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广大党员主动参与,自觉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条线勇挑大梁、建功立业,让先锋旗帜在乡村振兴、科研攻关、安全生产等一线高高飘扬,合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贡献先锋力量。
抱团发展,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的西棘荡村,是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2023年度,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7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78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村、强村,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最美乡村等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先富起来的西棘荡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联同片区内3个村共同组建“1+3”联合共富大党委,统筹推进整体工作。在干部培养方面,通过专题授课、交叉任职等方式,提升“大党委”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在经济发展方面,进一步整合东棘荡村渔网初加工、马站村物流运输、吴公村劳务等资源,抱团提升村级产业整体效益。在基层治理方面,同步进行组织建设、村庄规划、产业转型,促推乡村发展规范提质。
西棘荡村组建联合共富大党委的案例,是近年来连云港市开展“结强村、学强村、争强村”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该活动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合要素,深化拓展党建联盟、联合党委、共富公司等强村帮促措施,引导村级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三组联建,合力啃下科技攻关“硬骨头”
“温感形状记忆氨纶通过江苏省新产品成果鉴定了,我们祝贺一下。”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研发项目党小组长、生产班组长和工会小组长兴奋地击掌而庆。
近年来,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全面推进“三组联建”创建,按照易于集中、新老搭配、强弱结合的原则,将14个党小组分别与52个生产班组和工会小组结对,把党组织触角向生产研发一线延伸。深化融合共建,聚焦公司全年重点工作,按照“双向交叉、协同推进”模式,将党小组建设纳入“星级班组”考评,将生产班组业绩纳入“红旗班组”考核,推动党员在重难点工作、敏感性工作、复杂性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党组织是企业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连云港市注重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总结推广党小组、生产班组、工会小组“三组联建”经验,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让党建“软实力”成为企业发展“硬支撑”。
常备不懈,筑牢守好安全生产“生命线”
在灌云县杨集镇,党委副书记王鹏正在辖区走访“九小场所”,在查看一处饭店时,发现消防器材未配备到位、消防通道被堵塞的问题,立即责令场所负责人限期整改。为筑牢安全屏障,王鹏经常深入生产经营一线明察暗访,认真梳理存在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在他的推动下,杨集镇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知识普及、应急演练、安全评估等工作,邀请粉尘、消防、危化品等领域专家,先后8批次上门帮助企业会诊除患,推动辖区内 45 家工贸企业按时完成风险报告,98户餐饮燃气场所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郑前昌是高新区宋跳工业园区建设办负责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立足本职、坚守底线,带头学习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管理水平。工作中,他以季度为单位,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经常深入一线调研督查,做到责任区内企业走访全覆盖。过程中,他积极牵头为企业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员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能力,敦促企业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安全生产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无”。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王鹏、郑前昌这样的“先锋安全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警觉性,织牢安全网、筑起人心墙,才有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将继续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勠力同心、争先创优,奋力以实干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通讯员 苏天成 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