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专栏 >> 高质量发展看港城

高质量发展看港城·党建引领篇②|用实干和担当走好乡村振兴路——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实践与启示

信息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日期:2023-11-15 22:06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第一天进村刚好碰上下大暴雨,道路泥泞不堪,我是一脚泥一脚水进村的,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路修好。”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队员、灌云县南岗镇吴圩村第一书记魏枫回忆道。

组织修建道路1.3万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60盏、帮助村书记提升学历、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等党建阵地、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提供更加普惠精准的金融政策、为困难群体纾困解忧……一年多来,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充分发挥“五方挂钩”机制作用,聚焦帮促任务,争取资源支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能。

深入调研,谋划帮促振兴路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眼看、亲耳听,亲手掌握材料,才能找准帮促工作发力点。帮促工作队将调查研究作为高质量开展帮促乡村振兴工作的前提和首要任务,走进田间地头、企业工厂,先后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微调研等8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46篇,其中20项调研成果清单得到转化运用。“我们充分结合调研结果,研究制定了帮促灌云县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明确了‘三个紧密结合’的工作思路,即帮促工作与全县‘三农’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与乡村振兴薄弱环节和群众急难愁盼紧密结合,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村紧密结合。”帮促工作队副书记、县工商联副主席沈威介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党建引领“强基固本”、产业项目“提质增效”、人才队伍“引育留用”、农村金融“降本贴息”、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和困难群众“暖心关爱”等方向开展“六大帮促行动”,按照“一次规划、两年实施”的工作要求,“三上三下”编排入库帮促项目55个,组织实施帮促项目51个,总投资6414万元。

建强队伍,凝聚帮促工作合力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支高素质的帮促工作队是实现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帮促工作队建立健全常态化驻村帮促工作机制,成立帮促工作队党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队员专长,4人挂任县直机关部门副职,10人挂任所驻镇街党政副职,并在伊山镇、杨集镇、侍庄街道等8个镇街担任挂钩重点帮促村第一书记。“我们工作队组织前往开山岛开展党性教育,学习了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当好‘灌云人’,干好‘灌云事’。”帮促工作队党委委员、伊山镇向阳村第一书记李旭光说,“我们围绕‘六大帮促行动’,细化了26项具体措施,筹措帮促资金2340万元,成功帮助协调资金5487.29万元,为帮促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财力基础。”

汇聚资源,增强帮促发展动能

“我党龄26年,帮促工作队来了以后,我们第一书记在党员学习日给我们上党课,讲红军长征的历史,组织我们开展党员活动。”伊山镇彭洼村老党员任义洲说。帮促工作队推动省委农办督查考核处党支部、省工商联机关第五党支部等26家机关、“两新”组织党支部与9个帮促村党支部联建共建,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学历提升教育,协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送教上门,协同灌云县委组织部开展乡村振兴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分享基层治理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之道,既讲清了大政策,又讲活了小道理,接地气、零距离传授了“治村真经”,让村干部们在思想上接受一次“大洗礼”,在业务上经过一次“大指导”。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一年多来,帮促工作队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主攻方向,推广高质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围绕稻麦、大豆和玉米等,组织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树品牌、强技术。建成占地约11亩的粮食烘干仓储服务中心,积极组织灌云豆丹、芦蒿、大豆和南岗粉丝等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等国家级平台展销,杨集镇和南岗镇分别获评“豆丹特色小镇”和“甘薯特色小镇”。“帮促队指导我们把这七八十户散户的零散土地整合打造成自主经营的高标准农田,建立了‘下车味稻’品牌,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让我们稻米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提升。”谈到帮促工作队,下车镇唐跳村党总支书记陈福龙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帮促工作队先后邀请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省农科院、省家禽所等国家和省级知名专家20批100余人次来灌云现场教学、精准指导。推动江阴与灌云14所学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开展“澄灌名校长、名师工作站”共建活动,组织灌云教育系统180余人次赴江阴开展跟岗培训,200余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教研交流活动。此外,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全县80名农业带头人参加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等培训,并前往山东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寿光智慧农业装备交易中心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灌云县是全国最大的冬季芦蒿生产基地,为增强芦蒿种植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壮大芦蒿产业规模,帮促工作队发挥后方单位业务优势,创设新险种芦蒿种植收入保险,提供1586万保额保障,覆盖芦蒿种植面积2361亩,受益人口达1150人。帮促工作队向有需要的村民推介“苏农贷”等乡村振兴支农信贷产品,成功授信“苏农贷”50笔,金额4420万元,835位村民受益。同时,推动出台了《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对灌云县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贷款担保费补助办法》,预计撬动3亿元以上金融资本投入农业领域。截至目前,当年新增担保金额1.56亿元,发放保费补助资金25.5万元。

在伊山镇、侍庄街道等镇街,帮促工作队筹措互助资金422.55万元推进乡村公益医疗互助,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开展“关爱学子·同心圆梦”助学活动,解决293名高中阶段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组织开展“爱心助力成长·共塑美好未来”迎六一关爱慰问活动,对200名家庭困难学生给予慰问。

“帮促工作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看到一条条道路变得宽阔平整,一个个产业发展壮大,这是我们最欣慰的事。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继承历届工作队的优良传统,为农民做更多实事,助力灌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帮促工作队队长、县委副书记葛自强说。

通讯员 王磊 徐同磊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