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 干部工作

“山海新锋”千帆起航②|基础建设惠民生 乡村蝶变展新韵

信息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日期:2024-02-20 17:04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山海新锋”成员们聚焦群众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赣榆区城西镇原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师生安全,“山海新锋”5班成员、城西镇党委书记周洁全力推进学校迁建,带领专班人员紧锣密鼓地进行地类调整、手续办理、资产盘活、资金平衡等工作。“教育是民生之基,我们坚持突出惠民有感,以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尽全力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校舍安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场所。”周洁说,“中心小学建设完工的那天,好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也暖暖的。”学校迁建完成后,周洁又积极推动学校周边棚户区改造、地块开发等事宜。

走进灌南县孟兴庄镇老垛村村民孟祥义家中,新建的厕所映入眼帘,墙壁和地面用大理石纹路的瓷砖密缝铺贴,厕所里明亮、整洁,热水器、洗手池、坐便器样样俱全。谈起改厕的好处,孟祥义赞不绝口,“以前家里是旱厕,蚊蝇乱飞、气味难闻。现在统一改厕后,卫生好太多了。”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老垛村的“厕所革命”刚开始比较棘手,许多村民表示不理解、不支持。如何把旱厕拆除,改建工作顺利往前推进,成了老垛村发展的一道难题。“山海新锋”23班成员、孟兴庄镇副镇长(挂职)陈正在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6次“厕所革命”协商议事会,收集村民意见,探讨推进工作的最优解。为彻底消除村民疑虑,陈正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先行先改。村民们看到干净、便捷的新厕所后喜出望外,态度也逐渐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老垛村累计拆除旱厕205个,215户村民新建了厕所。

海州区板浦镇大团村、尤庄村和新坝镇樊庄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地势偏僻、道路崎岖,此前因路面破损严重,路灯迟迟未能全面覆盖,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群众有困难,干部有行动。“山海新锋”16班成员、海州区政府党组成员(挂职)周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牵头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筹集资金514.9万元,实施窄路加宽、道路硬化5.9公里,安装路灯635盏。大团村村民张大爷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这条路相当窄,来回的车特别多,也没办法错车。现在路修好以后,路面宽了,我们走起来方便多了。”

通讯员 杨涛 张凡 李卉